拍卖师不断介绍着张纪文的一些资料信息,“张老先生一生虽有几位情人,但终生未娶,也未有子孙后代,在动乱发生前,他就立下遗嘱,自己百年之后,所有收藏,全部捐于国家。”
“然而,还是遭遇了那些人的打击,很多古玩都被拿走,此后,张老先生便将遗嘱撕毁,让人十分痛惜。”
“后来,国家博物馆成立了专项小组,尽可能的收集张老先生的古玩,在馆内设置一个单独的展馆,在展馆门口,还立了一尊他的像,以此来感谢他。”
“只可惜的是,这么多年过去,那些古玩有的早已遗失了,特别是其中几件珍贵古玩,到现在都没有找到。”
拍卖师说了一会,忽然意识到了什么,打住了自己的讲解,“我也是一位古玩鉴定师,对张老先生十分尊敬,今天看到他的遗物,有感而发了,向各位道歉。”
“没事,我们也听过张老先生的事迹。”
“是啊,我最看中的就是他那套汉代玉器,只可惜已经遗失了。”一些人纷纷摆手说道。
苏墨也是和众人一样,摆手一笑,他对于张纪文老先生,也有一定的了解,只不过并没有仔细研究过此人收藏的文物。
听到旁边人说了汉代玉器后,他不禁面色一动,目光看向了这一方砚台,难道说,这件砚台与系统奖励的那套汉代玉器线索有关吗。
只是这砚台里也藏不了一套玉器啊,很有可能是线索中的线索,通过这砚台,或许才能找到那套汉代玉器。
“谢谢各位的理解,对砚台感兴趣的各位朋友,请按照号牌顺序,分别观看。”拍卖师宣布了观看古玩的开始。
苏墨首先鉴定了一下那一方砚台,同样是鉴定成功,得到了鉴定信息,这是一方端砚,环绕着砚池周围,刻了一圈的梅花,而且还有张老先生亲自刻的诗句还有款识,根据他的判断,价值最少也要在三百万以上。
趁着别人正在观察,他又将盛放砚台的小砚匣鉴定了一下,所用的红木也是名贵品种,小叶紫檀,而且砚匣上还画了竹子,写了一段郑板桥的诗句,这个砚匣再加上张老先生的所刻的诗句竹子,其总价值也是超过了十万。
只是让他奇怪的是,根据鉴定信息得到的图片,砚台背面也刻了郑板桥的诗句,莫非这诗句有什么玄机吗,他琢磨了一会,有些让人疑惑,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。
随后,他的目光又放在了放在托盘上的大砚盒,这砚盒的色泽与砚匣相同,应该都是小叶紫檀,光是这砚台配套的东西,都价值二三十万了。
这个砚盒也并不算大,估计连一个大点的玉佩都隐藏不了,又怎么能隐藏一套玉器呢,还是汉代的。
不过,苏墨还是看着这个砚盒,使用了鉴定术,这时,系统忽然提示,“完全鉴定此物品,需要使用两次鉴定术,是否全面鉴定……”
听到系统的提示,苏墨内心忽然浮现出了惊喜,上一次鉴定八大山人那幅画中画时,也是这样的提示,一般来说,这就是表明,在物体里面,还隐藏着某种东西。
他随即向系统下达了全面鉴定的命令,很快,这件砚盒的信息,便浮现在脑海中,他分神进入脑海中,查看了一下这件砚盒的信息,其价值要达到十万以上。
苏墨将砚盒的图片信息放大,看了看内部的情况,而在内部,竟然也刻着与砚台,砚匣上一样的诗句,郑板桥的那首著名的竹石,只是诗句后面的款识,有些不同,多了四个字,文武双全。
就在这时,脑海中再次传来了提示,“物品鉴定失败,以宿主现在所拥有的鉴定术等级,不足以鉴定该物品。”
这一声提示,让苏墨的惊喜更浓了一些,他现在所拥有的鉴定术是初级的,只能鉴定一千年以内的物品,而他所抽到的古玩线索,却是一套汉代玉器,自然会鉴定失败。
难道说,那套汉代玉器,就在砚盒中隐藏着吗,只是,从这个砚盒的大小来看,隐藏一块玉佩都有些困难,更不用说是一套玉器了,这让他内心有了些奇怪。
苏墨不断分析着,还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砚盒里隐藏着其中一件汉代玉器,而并不是一套。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现在,他也有些明白这首竹石的意思了。
特别是其中立根原在破岩中,也就意味着,要破开盒子,才能找到其中的秘密,而且将玉器藏在这个盒子里,任凭别人如何寻找打击,都不可能找得到。
只不过为什么在砚盒里的款识上,会多出文武双全这四个字呢,这张老先生不可能平白无顾的多写四个字。
就在他分析时,李倩儿的声音在旁边响了起来,“苏墨,你想什么呢,到我们了,你要不要上去看看。”
“这件张老先生的砚台,不能不看,走,我们去看看。”苏墨顿时回过神来,带着李倩儿,来到了拍卖台前,开始观看起这件砚台来。
此时,拍卖台前围着五六个人,只是大多数人的目光,都放在了砚台上,至于砚匣和砚盒,都只是看了两眼。
苏墨则不同,他看完了砚匣后,又打开砚盒看了看,那首诗句,并没有刻在小抽屉里,而是刻在了抽屉下面的底部,如果隐藏着东西,那么一定在底部藏着。
“唉,真是可惜了,张纪文老先生那套汉代碧玉制成的十八般兵器,可是十分精制啊。”
正在这时,旁边的一名男子,看着砚台,有些遗憾的说着,“我之前非常想要得到,查了许多资料,甚至找国家博物馆的人问过,然而却没有半点线索,也不知道是被小红兵抢了,还是老先生藏起来了。”
说到最后,他又叹息了一声,“可惜啊,一套这么珍贵的玉器。”
“是啊,我也在书籍中见到过这套玉器,制作的太精美了,实在想不到汉代工艺有这种水平。”另外一个人也是摇了摇头感慨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