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八文学 > 穿越小说 > 逆势屠龙 > 第1536章
“参见陛下~~吾皇万岁万万岁~~”

开封原野,官员朝拜之声惊动天地,黑压压地跪了一片。

先文后武,当周王和文官拜见完毕,武将上前时,朱慈烺终于是见到了郑森郑明俨。

全身甲胄,红缨耀眼,一如三年前那般的英武,眼神充满锐气,已经二十一岁的郑森郑成功,俨然是被磨砺成了一把出鞘的宝剑。

“明俨!”朱慈烺在车上笑。

“陛下~~”

郑森深拜,表情也微微激动。

……

……

为什么要在开封召见登莱文武?朱慈烺所为的还是辽东。虽然去年年中,大明在时隔十年之后,第一次对建虏辽东沿海,展开了大规模的骚扰和攻击,并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和成果,但因为辽东海岸线太过漫长,建虏又已经将沿海岛屿和海边居住的居民,全部迁移,致使沿海之地除了除了几处关隘港口之外,其他地方全部是百里无人烟,无人无城,明军要想取得更大的战果,非的大举深入不可,而这在某种意义上,遏制了骚扰之策的威力,因此,军机处研议是否可以在恰当的时间,夺取旅顺金州等建虏不得不救之地,从而将骚扰战变成实实在在的反攻战。

但朱慈烺否决了,他认为,时间和时机都不成熟,大明现在还没有对辽东展开大规模反攻的能力,不说兵马,只说粮草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
因此,今年对辽东海岸的攻击,还是以骚扰牵制为主。

下午,朱慈烺在周王府先后召见王永吉、郑森,黄蜚,佟定方,听王永吉说山东军政,听后三人当面陈诉去年骚扰辽东海岸的经过和心得。

历史上,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,王永吉正为蓟辽总督,在吴三桂整儿决策过程中,王永吉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,若不是他的默许,吴三桂也无法顺利的实施整个计划,“借虏剿寇”也就不能成行。

等山海关大战结束,清兵入关之后,王永吉一路南奔,弘光元年为凤阳总督,后来清兵南下,他屈膝投降,先为满清的大理寺卿,后又为工部侍郎,是一个实实在在地贰臣。

论实际才干,王永吉并无出众之处,不过胜在听话,曲阜儒生哭庙,如果是换成史可法一类的人物,是绝对不会镇压的,闹到最后,必然会风起云涌,搅乱局势,坏了新朝的大计,因此,朱慈烺虽然内心里对王永吉这类的人物并不喜欢,但为了推行新政,他对王永吉却不得不重用。

召见王永吉,行礼如仪,在详细问过山东军政和各项准备之后,温言勉励一番,王永吉退下。

……

三个武将中,黄蜚乃是原旅顺总兵黄龙之子,渡海攻击,收复旅顺,为父报仇的心志最为急切,去年骚扰之战中,他带兵突入最深,也最为勇猛,他再次请求收复旅顺,朱慈烺感其忠义,温言勉励,并向他保证,但是时机成熟,朝廷一定会收复旅顺,继而是整个辽东。

相比之下,在朱慈烺身边磨练许久,又参与京营参谋司的佟定方就冷静许多了,就去年骚扰得失,辽东海岸各处的地形深浅,下一次如何进兵更为省力和有效,都分析的清清楚楚。

而一年历练,感觉他更加成熟稳重了。

朱慈烺暗暗点头,佟定方,将门虎子,前途不可限量。

最后的水师提督郑森和朱慈烺交谈时间最长。

上一次京师一别,但现在已经三年了,这三年里,登莱水师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已经成了大明水师的重要力量,这其中除了朱慈烺的鼎力支持之外,郑森的个人能力以及他郑氏家族的源源不断的挹注,也是另一个重要支撑。

此外,在开海之事上,郑芝龙虽然极度不乐意,一肚子的牢骚,但在大的方向和小的执行上,并没有给朝廷出太多的难题,这一点,郑森对父亲郑芝龙的大义劝说也是功不可没。

因此,朱慈烺心中是很欣慰的,对郑森也越发器重……

“陛下,登莱到辽东旅顺的海路,已经全部恢复,中途的几个岛屿,我登莱水师也已经派人派船守卫,建虏无有水师,助纣为孽的朝鲜水师不足为虑,除非是冬季冰封,否则建虏一人一船也休想出海。”

“除去船舰,我登莱水师更有重甲勇士千人,即便是陆战,我登莱水师也是不惧的。”

郑森英气勃勃,十分的锐利,他的雄心并不止在水师,对于陆军,他也有相当的想法。

朱慈烺笑:“有卿在水军,朕无忧也。至于陆战,卿耐心等待,用不了多久,朕就会令卿大显身手。”

郑森振奋抱拳。

……

晚间,朱慈烺在周王府召开军级会议,除了两位军机大臣陈奇瑜和高斗枢以及随行的诸位参军参政之外,山东总督王永吉,河南巡抚高名衡,水师郑森,总兵黄蜚,以及游击佟定方也都参加。

议间,王永吉说再过半个月,渡海所需的弹药补给都能准备完毕,到时就可以渡海攻击了。

接着,众臣各抒己见,对辽东战事提出建议,朱慈烺仔细倾听,军机处文书也详细记录,将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书写在册,以备后查。

“今日是五月末,军需完毕之后,即遵照前策,即渡海攻击。另外,听闻建虏正在金州一代打造水师,明显是要与我大明水师争锋,卿等切不可大意,一定要将其水师先行拔除!”最后,朱慈烺道。

“遵旨!”

群臣起身,躬身接旨。

……

第二日清晨,山东文武就离开离开开封,急急返回登莱,准备渡海攻击事宜。而隆武帝原本打算在开封在停留一日,次日就起驾的,不想在当天下午,开封城中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有一人擂响了开封府衙前的大鼓,高喊冤枉,自称是崇王子孙,现在的爵位是奉国中尉,原本是国家供养,但朝廷拖欠他的宗禄长达半年,家中已经断粮数日,现在都已经快要饿死了,听闻陛下御驾开封,于是他向人借了路费,亲自跑到开封来鸣冤。

朱家子孙亲自鸣冤,又恰逢陛下正在开封,此事非同小可,开封上下不敢怠慢,急急将其人召入后堂,详细询问。

其人拿出身份文牒,证明朱家身份,更在堂中大哭,说自己的悲惨生活,身为朱家人,不能务农,不能经商,不可以参加科举,除了朝廷的宗禄,他没有其他的收入,但偏偏朝廷常常拖欠,一年两年,甚至三五年都不发一次,他们这些宗室后代过的极惨,很多人食不果腹,甚至饿死在家中的事情也是发生过,求陛下开恩,给他们这些宗室补发应给的宗禄吧。

很快,隆武帝朱慈烺就知道了这件事情。

当初,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,因为是穷苦出身,饿怕了,朱元璋十分担心自己的后代会吃不饱穿不暖,因此建立了一套历朝历代最为优厚的宗室制度,将自己的十几个儿子都封为亲王,分驻各地,而后每一任皇帝的儿子,也都是亲王,亲王待遇是一年是一万石,郡王两千石(嫡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亲王爵位。其他儿子为郡王),镇国将军一千石(郡王的其他儿子),第八级也就是最后一级是奉国中尉,一年的俸米是200石,一个月平均15石多,比七品县令都要高很多。

----减到奉国中尉就不能再减了,也就是说,朱家在册子孙,最低也是一个奉国中尉,每年都可以领取宗禄两百石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