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八文学 > 穿越小说 > 我真是大昏君 >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后(二)
  冬季的寒冷犹在,再有月余才会嗅到春天的气息。旅大明军的训练却是热火朝天,更有一万多辽民在修盖房屋,安家落户。

  除了岛屿,旅大已经是东江镇所占领的最稳固的地区。在南关的掘壕割断、工事密布、重兵防守,建奴想要攻破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不仅是张盘、孔有德有这样的信心,毛文龙也觉得十分稳固。所以,才把东江那边的辽民迁到旅大一批。按照皇帝的意思,辽民能就地安置是最好的。

  如果按照面积大小和承载能力,旅大地区安置五六万,甚至十余万百姓是没问题的。

  尽管耕地数量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,但海路运粮,再加上其它副业,总比迁到内地安置更加简单方便。

  而且,这些就地安置的辽民,还将为东江镇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,对建奴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。

  现在,原来被荒弃的村、屯重新被修理建设,土地被划分。大批移民的到来,使得旅大地区多了不少的人气,正逐渐摆脱战争所摧磨的荒凉景象。

  “开击锤至装药状态。”

  “开药锅!”

  “取药包!”

  “翻转药包!”

  “手指卡药!”

  “咬破药包!”

  “装引药!”

  “闭火门盖!”

  …………….

  随着军官的大声口令,士兵们不断重复着,掌握着比以前要简化不少的装药填弹的步骤。

  简化是简化了,但以前的动作已经形成了记忆,要改过来也需要一个过程。

  张盘不引人觉察地走开一步,躲开孔有德有滋有味喷出的烟雾,继续专心地看着士兵的训练。

  朝廷的长远计划不是他能揣测的,就象这次换装训练一样。

  这是早就安排好的,并不是因为宁远大捷,而做出的临时决定。那样的话,在时间上肯定来不及。

  也就是说,战争的进程被朝廷,或者说是被皇帝在战略层面很好地控制着。起码到现在为止,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
  “看到没?”一股烟味袭来,孔有德不知趣地凑了过来,指点着说道:“这新式火枪打起来可比老式的快多了,兵和兵之间还能站得密,那火力要强上一倍不止啊!”

  张盘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是武学研究、京营通过实践训练得出的结论。更重要的是,在一般的雨雪天也能使用,这可就解决大问题了。”

  “没错,没错。”孔有德连连点头,说道:“这样就不用太担心天气的影响,在野外也敢与建奴长时间交战了。”

  张盘笑了笑,说道:“如果能在半年内全部换装的话,今年秋冬季的攻势,发动的将是咱们吧?”

  孔有德眨巴眨巴眼睛,说道:“就算是只有一半部队换装,我看也能发动进攻。今年秋天吧,赶在秋收前,就算不能重创建奴,争取把辽南三卫的庄稼都烧光,建奴熬过冬天也会很难。”

  “这是个好办法。”张盘开口赞道:“围困封锁,就是要令建奴物资匮乏,难以壮大。烧田断粮,等于是从建奴嘴里夺食,效果更显。”

  停顿了一下,张盘稍显无奈地摇了下头,说道:“只是在建奴统治下的辽民,要吃苦了。”

  孔有德看了张盘一眼,对他的心软有些腹诽,但也没说出来。

  为了岔开话题,孔有德又笑着拍了拍腰间的短铳,说道:“有时间的话,咱俩比试一下呀,看谁的枪法更好?”

  张盘呵呵一笑,对御赐的燧发短铳也极是喜爱,特别是短铳枪柄两边刻的“忠勇”和“无畏”,不正是他的志向和抱负。

  “这帮家伙——”孔有德突然目光一转,笑骂道:“是来告别的嘛?大男人弄这种婆婆妈妈的事儿,去武学可是他们的造化。”

  军官的入武学再分配,可是皇帝控制军队的重要手段。只有中级军官,或者是表现特别突出的下级军官,才会有这个机会和待遇。

  比如这几个要去武学进修的军官,学期满了之后可未必会再回到原部队。

  而通过中下级军官的拢络,以及对粮饷、军法的控制,朱由校还是不太担心会出现军阀。

  张盘转头,看到几个联袂而来的军官正向这边走来,不由得哈哈一笑,和孔有德一起迎了上去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  皮岛。

  宁远大捷,东江镇本部并没有太大的行动。

  除了毛承禄率本部人马在旅大协同作战,虽有小胜,但牵制的作用很有限,甚至可以说是没有。

  因为努尔哈赤根本没收到急报,也不是因为牵制而退兵。

  但这不重要,宁远坚固异常,兵强马壮,武器装备比东江镇还要精良充足,并不需要牵制或支援。

  能趁着老奴率兵出战而获得小胜,削弱建奴的实力,朱由校就已经很感满意。他现在不是很看斩获,而是看部队的战力,以及精神状态。

  所以,该赏赐的赏赐,该表彰的表彰。辽镇是大功,东江也不落下。

  呯!一声枪响,白烟升腾,十几米外的靶子被打了个窟窿。

  “毛帅好枪法。”苟真怀率先喝彩,众将也跟着大声叫好。

  毛文龙用力摆手,笑道:“你们哪,这样的距离某再打不中,岂不是眼花手抖,该回家养老了?”

  嘴上这么说,可毛文龙的心情还是非常愉快,珍而重之地把御赐短铳收好。

  虽然一协统领之上的都有御赐,也都是短铳。但张盘等人的不过是花纹稍好看,材质却还是钢铁。

  而副将的短铳则是银柄,镇帅级别的更是镶金,雕刻的也极是精美。

  御赐之物嘛,本不在多少,也不在于是否贵重。

  皇帝就是赏你张大饼,那也是皇恩浩荡,能令人激动不已。皇帝想着你呢,怕你饿着,这情意可比啥都重啊!

  但级别分出来,却既是看重,又是激励。

  毛文龙的金把手铳,看着能不令人羡慕?那你就好好干,没准日后也能如此风光。

  谈笑了一会儿,毛文龙召众将入内议事。众人知道这是大帅接到圣上旨意,又要新的布置,都敛容就座,等待大帅开口。

  毛文龙命亲兵端上茶水,又随和地笑道:“喜烟者随意,不必拘束。都是军人,粗豪率直不掩饰,才是本性。在本帅这里,也没那么多讲究。”

  众将发出笑声,待毛文龙抽上烟,几个烟鬼才敢动作。不一会儿,屋内便腾起了袅袅烟雾。

  吐出一口烟,毛文龙干咳一声,沉声说道:“今年——将是反攻开始的一年。围困封锁还要加强,与建奴的作战更要升级,不仅要令其物资匮乏,更要不断削弱其军事力量。”

  毛文龙站起身,用一根教鞭点着铺在桌上的地图,说道:“旅大地区已经稳固,以此为基,可向复、海、盖三州进击,争取尽夺辽南四卫或三卫。”

  教鞭转了个方向,又点在镇江地区,毛文龙继续说道:“镇江地区将是东江本部要尽力夺取的,以与辽南成犄角之势,甚至是连成一片。”

  说了要尽力达到的军事目的,毛文龙看了看众将,坐下来抽着烟说道:“你们有什么想法,尽可以说出来。”

  毛承禄瞅瞅别人,好象都有话要说,可有人冲他挑眉毛,好象在让他起头。

  挠了挠头,毛承禄斟酌着字眼,吭哧道:“大帅,末将觉得我军兵力未必充足,火枪换装也不知要等多长时间。”

  毛文龙微微颌首,说道:“袁大人已经调动登镇人马,会协助我军守御占领地。这样的话,旅大、皮岛、铁山等地就不会占用我们太多的兵力。”

  顿了顿,毛文龙接着说道:“至于火枪换装,并不是我军不能发动进攻的借口。朝廷拔多少,我们就用多少。难道用大刀长枪弓箭,就不敢与建奴厮拼了?”

  “末将明白了。”毛承禄被义父训了一句,老实了,可却瞅了那个挑眉毛的家伙一眼,拿他当出头鸟啊,这个混蛋。

  副将苟真怀笑了笑,说道:“朝廷正全力打造新式火枪,有半年时间,就算不能全部换装,我东江军也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士兵用上新武器。刨去长枪手和刀盾兵,还有炮兵,也差不多是全军配备了。”

  毛文龙点了点头,对此结论表示赞同,又补充道:“旧火枪的威力在防御战中依然可观,完全可以合理分派利用,并不是要全部抛弃。”

  “另外——”毛文龙伸出手指强调道:“石河驿之战,车营显示出相当威力。兵部已经发来图样,要我军就地打造,大量装备。”

  众将交头结耳低声议论,毛文龙自顾自地说道:“军民齐动,尽快打造出两千辆。每协装备五百辆,其余的留作备用。”

  “这倒不算困难。”副将陈继盛得到毛文龙的眼神示意,笑着说道:“军队参与打造,要留意心灵手巧者。日后在使用时,若出现故障,也能自己维修,甚至是就地打造补充。”

  车营对于众将来说并不陌生,抵挡骑兵冲锋,驮载火炮、物资,军队中本来就有不少车辆。只不过,现在有了规制和图样儿,功能更强,更加实用而已。

  见众将没有异议,毛文龙开始布置工作。

  除了这些以外,朝廷令各协扩军一千,并给每协拔调马匹,拔付火炮,以提高部队的机动和野战能力。

  又是一笔大投入啊!众将嘴上不说,心里也明白。朝廷如此力度的支持,所要的自然是多打胜仗,多杀建奴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宁远。

  熊廷弼把玩过金柄燧发手铳,思路也差不多理清,铺纸提笔,开始给皇帝写密奏。

  相对于张盘等人的敬佩和惊讶,熊廷弼却是知道得很多。皇帝的平辽计划不敢说全部知晓,起码大概的思路是了解的。

  但熊廷弼也同样是惊讶的,惊讶的是皇帝那么年轻,竟有这份沉稳。不用别的,就是这样不急不躁,才是建奴最害怕,最难对付的。

  而皇帝在最新的密奏中,同意了熊廷弼向前推进的计划,并将在三个月内为辽镇增兵一万。而这一万兵有从津镇调动的,更有京营的六千飞骑营。

  显然,皇帝也意识到推进至锦州、大凌河城,已不是辽西走廊的狭窄地带。进入东北平原作战,骑兵就显得很是重要。

  如果加上满桂的归化骑兵营,辽镇就已经有了近万骑兵。这远超其他的北方军镇中,已是稳稳的实力第一。

  除此之外,皇帝还告诉熊廷弼,将派炮兵,调火炮,助守锦州、大凌河城。同时,更有一批武学军官将充实辽镇,并带来更加厉害的防守技术。

  建奴新败,在三个月内发动进攻的可能性极小。

  况且,春暖花开,河流解冻,从辽沈到锦州路途中的大小河流,也会令建奴感到头痛。

  而按照熊廷弼的布置,大凌河城驻军四千,以为锦州前哨;锦州驻兵六千,以为大凌河城后盾。

  建奴要一一攻占的话,至少要付出一万五千人死伤的代价。显然,这是建奴所不能承受的损失。

  如果建奴围城打援,想发挥野战的优势,熊廷弼却不准备从宁远出兵支援,而是要借水师绕袭建奴后路。

  所以,对于皇帝要驻军囤积两个月粮食物资的要求,熊廷弼是赞同又钦佩的。这意味着朝廷又要花费一大笔钱,把物资运至锦州、大凌河城。

  当然,皇帝也希望辽镇能为朝廷减轻点负担。开春向东推进后,在锦州周边种些苜蓿、豆子之类的,多少解决一下马料的问题。

  熊廷弼也理解皇帝的不易,在密奏中满口答应。不仅是锦州,在宁远也会扩大种植面积,以便就近提供补给。

  但皇帝还提出了将领任命的建议,锦州守将何可纲,大凌河城守将则看好金国凤。

  对于这个建议,熊廷弼稍感讶异,但还是表示同意,并在密奏中恭维了几句“万岁英明,知人善任”。

  何可纲和金国凤也是熊廷弼比较满意的将领,虽然不是排在第一第二的位置,但守城死战,也是能够胜任的。

  皇帝似乎对某些辽镇将领有些成见,比如祖大寿。熊廷弼停下笔,不由得陷入了沉思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